Ekottarāgama 增壹阿含經

22.6 (六)法

聞如是:

一時,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 園。
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愚人有三相三法, 不可恃怙。云何為三?於是,愚者不可思惟 而思惟之;不可論說而論說之;不可行 者而修習之。

「云何愚者不可思惟而思念 之?於是,愚者意三行便思憶之。云何為三? 於是,愚者起嫉心,於他財物及於女色,心 念惡言悉興嫉心:『彼之所有,願是我許。』如 是,愚者不可思惟而思惟之。

「云何愚者不 可論說而論說之?於是,愚者造口四過。云 何為四?於是,愚者恒喜妄言、綺語、惡口、鬪亂 彼此。如是,愚者造口四過。

「云何愚者造於 惡行?於是,愚者造身惡行,常念殺生、竊盜、 淫泆。如是,愚者造於惡行。如是,比丘!愚 者有此三行,愚癡之人習此三事。

「復次,比 丘!智者有三事,當念修行。云何為三?於是, 智者應思惟者,便思惟之;應論說者,便 論說之;應行善者,便修行善。

「彼云何智 者應思惟事,便思惟之?於是,智者思惟意 三行。云何為三?於是,智者不嫉妬、恚、癡, 常行正見,見他財貨,不生想念。如是,智者 應思惟者,便思惟之。

「云何智者應論說 之?於是,智者成就口四行。云何為四?於是, 智者不行妄語,亦不教人妄語,見人妄語 者意不喜樂,是謂智者而護其口。復次,智 者不行綺語、惡口、鬪亂彼此,亦不教人使 行綺語、惡口、鬪亂。如是,智者成就口四行。

「云何智者成就身三行?於是,智者思惟身 行,無所觸犯。然復智者自不殺生,亦不教 人殺生,見人殺者心不喜樂。自不偷竊, 不教人盜,見人盜者心不喜樂。亦不淫 泆,見他女人色,心不起想,亦不教人使 行淫泆。設見老母,視之如己親,中者如 姊,小者如妹,意無高下。如是,智者身成就 三行,是謂智者所行。如是,比丘!有此三有 為之相。是故,諸比丘!愚者三相常當捨離,此 三智者所行,不發斯須。如是,諸比丘!當作 是學。」

爾時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