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kottarāgama 增壹阿含經

32.6 (六)五端

聞如是:

一時,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 所,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。

爾時,三十三天 有一天子,身形有五死瑞應。云何為五?一 者華冠自萎,二者衣裳垢坋,三者腋下流 汗,四者不樂本位,五者玉女違叛。爾時,彼 天子愁憂苦惱,搥胸歎息。時,釋提桓因聞 此天子愁憂苦惱,搥胸歎息,便勅一天子: 「此何等音聲,乃徹此間?」

彼天子報言:「天子 當知,今有一天子,命將欲終,有五死瑞 應:一者華冠自萎,二者衣裳垢坋,三者腋下 流汗,四者不樂本位,五者玉女違叛。」

時,釋提桓因往至彼欲終天子所,語彼天 子言:「汝今何故愁憂苦惱,乃至於斯?」

天子報 言:「尊者因提,那得不愁憂苦惱,命將欲終, 有五死怪,華萎,衣裳垢膩,腋下流汗,不樂 本處,玉女違叛,今此七寶宮殿悉當忘失, 及五百玉女亦當星散,我所食甘露者今無 氣味。」

是時,釋提桓因語彼天子言:「汝豈不 聞如來說偈乎?

「一切行無常,  生者必有死,
不生則不死,  此滅為最樂。

「汝今何故愁憂乃至於斯,一切行無常之物, 欲使有常者,此事不然。」

天子報言:「云何,天 帝!我那得不愁憂,我今天身清淨無瑕穢, 光喻日月,靡所不照;捨此身已,當生羅 閱城中猪腹中生,生恒食屎,死時為刀 所割。」

是時,釋提桓因語彼天子言:「汝今 可自歸佛、法、眾,若當爾時,便不墮三惡趣。」

是時,天子報言:「豈當以歸三尊,不墮三惡 趣乎?」

釋提桓因曰:「如是,天子!其有自歸 三尊者,終不墮三惡趣也。如來亦說此偈:

「『諸有自歸佛,  不墮三惡趣,
 盡漏處天人,  便當至涅槃。』」

爾時,彼天問釋提桓因:「今如來竟為所在?」

釋提桓因曰:「今如來在摩竭國羅閱城中, 迦蘭陀竹園所,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。」

天子 報言:「我今無有此力,可得至彼覲省如來。」

釋提桓因報言:「天子當知,右膝著地,長跪 叉手,向下方界,而作是說:『唯願世尊善觀 察之,今在垂窮之地,願矜愍之!今自歸三 尊,如來無所著。』」

是時,彼天子隨釋提桓因 言,即便長跪向下方,自稱姓名,自歸佛、法、 眾,盡其形壽為真佛子,非用天子。如是, 至三說此語已,不復處猪胎,乃當更生 長者家。

是時,彼天見此緣已,即向釋提桓 因而說此偈:

「善緣非惡緣,  為法非為財,
導引以正道,  此者尊所歎。
蒙尊不墮惡,  猪胎甚難因,
自察生長者,  因彼當見佛。」

是時,天子隨時壽長短,生羅閱城中大長者 家。是時,長者婦自知有娠,十月欲滿,生一 男兒,端正無雙,世之希有。是時,釋提桓因 以知此兒向十歲,數數往告:「汝可憶本 所作緣本,自言:『我當因彼見佛。』今正是時, 可見世尊;若不往者,後必有悔。」

是時,尊者 舍利弗到時,著衣持鉢,入羅閱城乞食,漸 漸往至彼長者家,在門外靜然而住。

爾時,長 者子見舍利弗著衣持鉢,容貌殊特,見已,便 往至舍利弗前,而作是說:「汝今是誰?為誰 弟子?為行何法?」

舍利弗言:「我師出釋種,於 中出家學道,師名如來、至真、等正覺,恒從 彼受法。」

是時,小兒即向舍利弗,而說此偈:

「尊今靜然立,  持鉢容貌整,
今欲求何等?  與誰在此住?」

是時,舍利弗復以偈報曰:

「我今不求財,  非食非服飾,
故來為汝故,  善察聽我語。
憶汝本所說,  天上言誓時,
人中當見佛,  故來相告耳。
諸佛出興難,  說法亦復然,
人身不可獲,  亦如優曇花。
汝今隨我來,  俱覲如來容,
必當為汝說,  至要之善趣。」

是時,長者子聞舍利弗語已,即往至父母所, 頭面禮足,在一面立。是時,長者子白父母言: 「唯願聽許,至世尊所,承事禮敬,問訊康強。」

父母報曰:「今正是時。」

長者子即集香花及好 [疊*毛] ,共尊者舍利弗,相隨往至世尊所,頭 面禮足,在一面住。

爾時,舍利弗白世尊言: 「此長者子居此羅閱城中,不識三尊,唯願 世尊善與說法,令得度脫。」

是時,長者子遙 見世尊威容端正,諸根寂靜,有三十二相、 八十種好,莊嚴其身,亦如須彌山王,面如 日月,視之無厭。前進禮足,在一面住。爾時, 長者子即以香華散如來上,復以新白 [疊*毛] 奉上如來,頭面禮足,在一面住。

是時,世尊 漸與說法,所謂論者:施論、戒論、生天之論, 欲不淨,漏為是大患,出家為要。是時,世尊 以知小兒心開意解,諸佛世尊常所說法: 苦、習、盡、道,是時世尊盡與彼長者子說。

時,長者子即於坐上,諸塵垢盡,得法眼淨, 無復瑕穢。是時,長者子即從坐起,頭面禮 足,白世尊言:「唯願世尊聽使出家,得作 沙門。」

世尊告曰:「夫為道者,不辭父母,不得 作沙門。」

是時,長者子白世尊言:「要當使父 母聽許。」

世尊告曰:「今正是時。」

爾時,長者子即 從坐起,頭面禮足,便退而去。還至所在,白 父母言:「唯願聽許,得作沙門。」

父母報言:「我 等今日唯有一子,然家中生業饒財多寶,行 沙門法,甚為不易。」

長者子報言:「如來出世, 億劫乃有,甚不可遇,時時乃出耳。亦如優 曇鉢華時時乃有耳。如來亦復如是,億劫 乃出耳。」

是時,長者子父母各共嘆息而作是 言:「今正是時,隨汝所宜。」

是時,長者子頭面 禮足,便辭而去。往至世尊所,頭面禮足,在 一面立。爾時,彼長者子白世尊言:「父母見 聽,唯願世尊聽使作道。」

爾時,世尊告舍利 弗:「汝今度此長者子使作沙門。」

舍利弗對 曰:「如是。世尊!」爾時,舍利弗從佛受教。度作 沙彌,日日教誨。

是時,彼沙彌在閑靜處而自 剋修,所以族姓子出家學道,剃除鬚髮,修無 上梵行者,欲得離苦。是時,沙彌即成阿羅 漢,往至世尊所,頭面禮足,白世尊言:「我今 已見佛聞法,都無有疑。」

世尊告曰:「汝今云 何見佛聞法而無狐疑?」

沙彌白佛言:「色者 無常,無常者即是苦,苦者是無我,無我者即 是空,空者非有、非不有,亦復無我。如是智 者所覺知;痛、想、行、識無常,無常者是苦,苦者 無我,無我者是空,空者非有、非不有,此智 者所覺知,此盛陰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、非有,多 諸苦惱,不可療治,恒臭處,不可久保,悉 觀無有我,今日觀察此法,便為見如來 已。」

世尊告曰:「善哉!善哉!沙彌!即聽汝為大 沙門。」

爾時,彼沙彌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