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ṃyuktāgama (2nd)別譯雜阿含經
SA-2 206(二〇六)
一時,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中。當於是時,摩竭提國諸外道輩,相與聚集須摩竭陀池上,作斯論言:「此是婆羅門諦,此是婆羅門諦。」爾時,如來在於精舍,以禪淨天耳聞其所說,即從定覺,往詣於彼須摩竭陀池上。
諸婆羅門各白佛言:「瞿曇當知,我等今日共相聚集,作是說言:『此是婆羅門諦,此是婆羅門諦。』」
佛告之曰:「如是!如是!我昔求道,初成正覺,已證知竟。取要言之,一切世間不過三諦,吾當分別。何等為三?所謂一切不殺,此語是實,非虛妄說。此事若實,應勤精進,於諸眾生,恒生慈心,此是婆羅門初諦。我知是已,廣為人說。復次,婆羅門!一切苦集是生滅法,如斯之言,真實不虛。此事若實,應懃精進,於其中間,常宜修心,作生滅相,應如是住,是名婆羅門第二諦。我以知此生滅相故,成等正覺,常為眾生說如是法。復次,婆羅門!第三諦者,離我、我所,真實無我。若離如是三法相者,便能遠離一切諸惡。此事若實,應懃精進,求離眾惡,應如是住。」佛說是已,眾多外道聞佛所說,默然而坐。
爾時,世尊而作是念:「斯愚癡人常為諸魔之所覆蔽,是大眾中,乃至無有一人能信斯語,生志學想,修持梵行。」于時如來作斯念已,從坐起去。
「譬如畫水欲求迹, 下種鹵地求苗稼,
如以芳香熏臭穢, 水浸注波求濡弱,
吹彼鐵杵求妙聲, 如於盛冬求野馬,
彼諸外道亦如是, 雖聞妙法不信受。」
爾時,諸婆羅門聞此池神說是偈已,競隨佛後,求索出家,佛即聽許。既出家已,精懃修道,得阿羅漢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