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ṃyuktāgama雜阿含經
SA 1108(一一〇八) 得眼
爾時,世尊晨朝著衣持鉢,入舍衛城乞食。乞食已,還精舍,舉衣鉢,洗足已,持尼師壇,著右肩上,至安陀林,布尼師壇,坐一樹下,入晝正受。
爾時,祇桓中有兩比丘諍起,一人罵詈,一人默然。其罵詈者,即便改悔懺謝於彼,而彼比丘不受其懺,以不受懺故。時,精舍中眾多比丘共相勸諫,高聲閙亂。
爾時,世尊以淨天耳過於人耳,聞祇桓中高聲閙亂。聞已,從禪覺,還精舍,於大眾前敷座而坐,告諸比丘:「我今晨朝乞食,還至安陀林,坐禪人晝正受,聞精舍中高聲大聲,紛紜閙亂,竟為是誰?」
比丘白佛:「此精舍中有二比丘諍起,一比丘罵,一者默然。時,罵比丘尋向悔謝,而彼不受。緣不受故,多人勸諫,故致大聲,高聲閙亂。」
佛告比丘:「云何?比丘!愚癡之人,人向悔謝,不受其懺,若人懺而不受者,是愚癡人,長夜當得不饒益苦。諸比丘!過去世時,釋提桓因有三十三天共諍,說偈教誡言:
「『於他無害心, 瞋亦不纏結,
懷恨不經久, 於瞋以不住。
雖復瞋恚盛, 不發於麁言,
不求彼開節, 揚人之虛短。
常當自防護, 以義內省察,
不怒亦不害, 常與賢聖俱。
若與惡人俱, 剛彊猶山石,
盛恚能自持, 如制逸馬車。
我說為善御, 非謂執繩者。』」
佛告諸比丘:「釋提桓因於三十三天為自在王,常行忍辱,亦復讚歎行忍者。汝等比丘正信非家,出家學道,當行忍辱,讚歎忍者,應當學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