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部86經

王品[9]

鴦掘摩羅經

我聽到這樣:

有一次,世尊住在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。

當時,在憍薩羅國波斯匿王的領土中,有位名叫鴦掘摩羅的盜賊,是兇暴者、血手者、執意殺害者、對活的生物不同情者,由於他,村非村;城鎮非城鎮;地方非地方,人們一個個被他殺了後,他戴上以[他們]手指作的項鍊。

那時,世尊在午前時穿好衣服後,取鉢與僧衣,為了托鉢進入舍衛城。

在舍衛城為了托鉢而行後,食畢,從施食處返回,收拾好住所,取鉢與僧衣,走上前往盜賊鴦掘摩羅的路上。

牧牛人、牧家畜人、農夫、路人看見世尊走上前往盜賊鴦掘摩羅的路上。看見後,對世尊這麼說:

「沙門!不要前往這條路,沙門!這條路上有位名叫鴦掘摩羅的盜賊,是兇暴者、血手者、執意殺害者、對活的生物不同情者,由於他,村非村;城鎮非城鎮;地方非地方,人們一個個被他殺了後,他戴上以[他們]手指作的項鍊。沙門!十人、二十人、三十人、四十人、五十人成群前往這條路,他們仍栽在盜賊鴦掘摩羅的手上。」

當這麼說時,世尊仍沈默而行。

第二次,牧牛人、……(中略)第三次,牧牛人、牧家畜人、農夫、路人對世尊這麼說:

「沙門!不要前往這條路,沙門!這條路上有位名叫鴦掘摩羅的盜賊,是兇暴者、血手者、執意殺害者、對活的生物不同情者,由於他,村非村;城鎮非城鎮;地方非地方,人們一個個被他殺了後,他戴上以[他們]手指作的項鍊。沙門!十人、二十人、三十人、四十人、五十人成群前往這條路,他們仍栽在盜賊鴦掘摩羅的手上。」

那時,世尊沈默而行。

盜賊鴦掘摩羅看見世尊遠遠地走來。看見後,他這麼想:

「實在不可思議啊,先生!實在未曾有啊,先生!十人、二十人、三十人、四十人、五十人成群前往這條路,他們仍栽在我的手上,但這位沙門卻獨自無伴,想強行走來,就讓我奪取這位沙門的命吧!」

那時,盜賊鴦掘摩羅拿起刀與盾,背起弓與箭袋,然後從後面緊追世尊。

那時,世尊作出像那樣的神通作為,使盡全力行走中的盜賊鴦掘摩羅不能追到自然行走中的世尊。

那時,盜賊鴦掘摩羅這麼想:

「實在不可思議啊,先生!實在未曾有啊,先生!以前,我能追到奔跑中的象,然後抓住;能追到奔跑中的馬,然後抓住;能追到奔跑中的車,然後抓住;能追到奔跑中的鹿,然後抓住,但這位自然行走中的沙門,我盡全力行走卻不能追到。」

他停下來,對世尊這麼說:

「停止!停止!沙門!」

「鴦掘摩羅!我已停下來了,你也要停止。」

那時,盜賊鴦掘摩羅這麼想:

「這些屬於釋迦人之子的沙門是實語者、自稱真實者,但這位沙門在行走中卻說:『鴦掘摩羅!我已停下來了,你也要停止。』我應該質問這位沙門。」

那時,盜賊鴦掘摩羅以偈頌對世尊說:

「沙門!你在行走中,卻說已停下來,
但我已停止,你說我未停。

沙門!我問你這道理:

為何你已停止而我未停?」

「鴦掘摩羅!我已於一切時停止:

對一切生存類放下了棍棒。

你對生物類無節制,
因此,我已停止而你未停。」

「已被長久尊敬的大仙,
實語者為我來到大森林。

聽聞如此相應於法的偈頌,
我必將行捨斷此惡。」

像這樣,盜賊將刀與武器拋到深峻的懸崖地獄中。
盜賊禮拜善逝的足,就在那裡乞求出家。

悲愍的佛陀、大仙、世間與包括天的那位大師,
那個時候說:「來!比丘!」就這樣,他成為比丘狀態。

那時,世尊以尊者鴦掘摩羅為隨從沙門,前往舍衛城遊行。

次第進行遊行,來到舍衛城,在那裡,世尊住在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。

當時,在憍薩羅國波斯匿王的內宮門前有群眾聚集,大聲吵雜:

「陛下!在你的領土內有位名叫鴦掘摩羅的盜賊,是兇暴者、血手者、執意殺害者、對活的生物不同情者,由於他,村非村;城鎮非城鎮;地方非地方,人們一個個被他殺了後,他戴上以[他們]手指作的項鍊,請陛下制止他。」

那時,憍薩羅國波斯匿王以五百馬騎中午從舍衛城出發,進入園林,以車輛一直到車輛能通行之處,然後下車步行,去見世尊。抵達後,向世尊問訊,接著在一旁坐下。在一旁坐好後,世尊對憍薩羅國波斯匿王這麼說:

「大王!怎麼了?摩揭陀國斯尼耶頻毘沙羅王,或毘舍離的離車人,或其他敵王激怒你了嗎?」

「大德!摩揭陀國斯尼耶頻毘沙羅王,或毘舍離的離車人,或其他敵王沒激怒我,大德!在我的領土內有位名叫鴦掘摩羅的盜賊,是兇暴者、血手者、執意殺害者、對活的生物不同情者,由於他,村非村;城鎮非城鎮;地方非地方,人們一個個被他殺了後,他戴上以[他們]手指作的項鍊,大德!我要制止他。」

「大王!如果你看見鴦掘摩羅剃除髮鬚後,裹上袈裟衣,然後從在家出家,成為非家生活,是離殺生、離未給予而取、離妄語、一日一食者,梵行者、持戒者、善法者,你會怎麼做?」

「大德!我們會問訊,或會起立以座位迎接,或會邀請,或會招待他衣服、施食、住處、病人的需要物、醫藥必需品,或會如法地安排守護、防護、保護,但,大德!由於什麼理由,破戒、惡法者將會有這樣的持戒與抑制呢?」

當時,尊者鴦掘摩羅坐在世尊不遠處。

那時,世尊伸出右手後,對憍薩羅國波斯匿王這麼說:

「大王!那位是鴦掘摩羅。」

那時,憍薩羅國波斯匿王變得害怕、僵硬、身毛豎立。

那時,世尊知道憍薩羅國波斯匿王恐懼、驚慌、身毛豎立後,對憍薩羅國波斯匿王這麼說:

「大王!不要恐懼,對你,這裡沒有恐怖。」

那時,憍薩羅國波斯匿王的害怕、僵硬、身毛豎立平靜下來。

那時,憍薩羅國波斯匿王去見尊者鴦掘摩羅。抵達後,憍薩羅國波斯匿王對尊者鴦掘摩羅這麼說:

「大德!聖者是鴦掘摩羅嗎?」

「是的,大王!」

「聖者的父親姓什麼、母親姓什麼呢?」

「大王!父親姓迦迦、母親姓曼陀尼。」

「大德!願聖迦迦、曼陀尼之子歡喜,我將會熱心提供聖迦迦、曼陀尼之子的衣服、施食、住處、病人的需要物、醫藥必需品。」

當時,尊者鴦掘摩羅是住林野者、食施食者、穿糞掃衣者、持三衣者。

那時,尊者鴦掘摩羅對憍薩羅國波斯匿王這麼說:

「夠了,大王!我的衣服已完備。」

那時,憍薩羅國波斯匿王去見世尊。抵達後,向世尊問訊,接著在一旁坐下。在一旁坐好後,憍薩羅國波斯匿王對世尊這麼說:

「實在不可思議啊,大德!實在未曾有啊,大德!

大德!到此,世尊使沒有調御的調御、未被平息的平息、未般涅槃的般涅槃,大德!我們不能以棍棒、刀,使之調御,但世尊以無棍棒、無刀調御他。

好了,大德!現在我們要走了,我們很忙,有很多該做的事。」

「大王!現在,你考量適當的時間吧。」

那時,憍薩羅國波斯匿王起座向世尊問訊,然後作右繞,接著離開。

那時,尊者鴦掘摩羅在午前時穿好衣服後,取鉢與僧衣,為了托鉢進入舍衛城。

當尊者鴦掘摩羅在舍衛城為了托鉢次第而行時,看到某位分娩困難、分娩痛苦的婦人,看見後,他這麼想:

「先生!眾生確實受苦啊!先生!眾生確實受苦啊!」

那時,尊者鴦掘摩羅在舍衛城為了托鉢而行後,食畢,從施食處返回,去見世尊。抵達後,向世尊問訊,接著在一旁坐下。在一旁坐好後,尊者鴦掘摩羅對世尊這麼說:

「大德!這裡,我在午前時穿好衣服後,取鉢與僧衣,為了托鉢進入舍衛城,當我在舍衛城為了托鉢次第而行時,看到某位分娩困難、分娩痛苦的婦人,看見後,我這麼想:『先生!眾生確實受苦啊!先生!眾生確實受苦啊!』」

「那樣的話,鴦掘摩羅!去見那位婦人。抵達後,你對那位婦人這麼說:『姊妹!從我出生後,我不自證故意奪取生物生命,以這真實,你會平安!胎兒會平安!』」

「大德!對我來說,那不是故意說妄語嗎?大德!因為我故意奪取了許多生物生命。」

「那樣的話,鴦掘摩羅!去見那位婦人。抵達後,你對那位婦人這麼說:『姊妹!從我以聖者之生而生後,我不自證故意奪取生物生命,以這真實,你會平安!胎兒會平安!』」

「是的,大德!」尊者鴦掘摩羅回答世尊後,就去見那位婦人。抵達後,對那位婦人這麼說:

「姊妹!從我以聖者之生而生後,我不自證故意奪取生物生命,以這真實,你會平安!胎兒會平安!」

那時,那位婦人確實變為平安,胎兒變為平安。

那時,當尊者鴦掘摩羅住於獨處、隱退、不放逸、熱心、自我努力時,不久,以證智自作證後,在當生中進入後住於那善男子之所以從在家而正確地出家,成為非家生活的梵行無上目標,他證知:「出生已盡,梵行已完成,應該作的已作,不再有這樣[輪迴]的狀態了。」

尊者鴦掘摩羅成為眾阿羅漢之一。

那時,尊者鴦掘摩羅在午前時穿好衣服後,取鉢與僧衣,為了托鉢進入舍衛城。

當時,有人丟土塊打在尊者鴦掘摩羅的身體上;有人丟棍棒打在尊者鴦掘摩羅的身體上;有人丟小石頭打在尊者鴦掘摩羅的身體上,那時,尊者鴦掘摩羅頭破血流、鉢破大衣裂去見世尊。

世尊看見尊者鴦掘摩羅頭破血流、鉢破大衣裂後,對尊者鴦掘摩羅這麼說:

「你要忍耐!婆羅門!你要忍耐!婆羅門!

婆羅門!你應該在地獄被折磨好幾年、好幾百年、好幾千年業的果報,婆羅門!你當生感受了。」

那時,尊者鴦掘摩羅獨自靜坐禪修時,感受了解脫樂,那時,他自說這優陀那:

「他以前放逸,之後不放逸,
他使這個世間明亮,如月脫離雲。

他作的惡業被善覆蓋,
他使這個世間明亮,如月脫離雲。

年輕比丘確實在佛陀的教說上努力,
他使這個世間明亮,如月脫離雲。

請我的敵人聽聞說法,
請我的敵人在佛陀的教說上努力。

請我的敵人侍奉那些,
使他們接受法的人。

請我的敵人時常聽聞與遵奉,
說忍耐、讚賞不敵對者的法。

願他確實不傷害我,或任何其他者,
獲得最高的寂靜後,能守護懦弱者與堅強者。

治水者引導水,作箭者矯直箭,
木匠矯直木材,賢智者調御自己。

一些以棍棒、帶鉤棍子、鞭子使之調御,
我被像這樣無棍無刀者調御。

我的名字是『無害者』,但過去我是殺害者,
現在我真實如名字,不傷害任何人。

過去我是盜賊,有名的『以手指作項鍊者』,
被大洪水飄流著,而歸依了佛陀。

過去我是血手者,有名的『以手指作項鍊者』,
看!我的歸依,有之管道被根絕了。

作了像那樣導向許多惡趣的業後,
被業的果報接觸後,我不負債地吃食物。

他們從事放逸:缺乏智慧的愚癡人們,
有智慧者保護最上財產的不放逸。

請你們不要從事放逸,不要親近欲與樂,
不放逸地修禪,以獲得廣大的安樂。

歡迎我的這不錯考量,不離去,
在被分類的諸法中,我已到達那最上的。

歡迎我的這不錯考量,不離去,
已得到三明,佛陀的教說都已作。」

鴦掘摩羅經第六終了。

附註:依菩提比丘長老在註解中的解說,鴦掘摩羅是波斯匿王的祭司(a chaplain)婆羅門Bhaggava之子;Takkasiā的得意門生,因受同門嫉妒,造謠他與師母通姦,他的老師因此想毀了他,命令他帶一千人的右手手指作為束脩(an honorarium,酬金)。他就住在Jālinī林中,攻擊過往旅人,剁下每一個人的一隻右手手指,如花環般(as a garland)串起來戴在脖子上,經文一開頭就是在他只差一位就達殺千人的時候,並且已決定殺下一位來的人。佛陀看見鴦掘摩羅的母親已經在去見他的路上,並且知道鴦掘摩羅有證得阿羅漢果的條件,於是,趕在他母親到前阻止他。